近日,中央文明办在安徽合肥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2018年12月“中国好人榜”,我省9人上榜。至此,2018年我省共有122人入选“中国好人”,在全国占比达9.57%,居全国“第一方阵”。(1月16日《江西日报》)
近年来,“第一方阵”频频成为江西的一个常用“标签”。在这片红土地上,不仅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且精神文明建设和时代新风也是让人如沐春风。这其中,江西好人层出不穷,就是最好的例证。仅2018年我省就有122人入选“中国好人”。江西好人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他们用温暖的言行,照亮着这个社会;他们用美丽的心灵,感染和感动着你我内心。可以说,这个光荣的群体用至真至善至美的行动在人们心中种下了“爱与善”的种子,传播着江西正能量,讲述着江西好故事。
江西好人可敬可佩。翻开中国好人榜,入选其中的这122位江西人的善举并不都是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中有的是坚守信念,诸如八旬老人刘士华坚守陈毅旧居二十余载,因为一句承诺感动全国;有的是见义勇为,像退伍军人吴令见义勇为,在崖底救起3名车祸重伤者;还有的是默默奉献,“90后”校长涂悠悠把青春和爱奉献给山村小学……虽然故事不同、情节不同,但是他们的故事却都真实感人,释放出了当代江西人强大的道德力量,拨动了我们共同的心弦,也闪耀着时代光辉,让我们心生敬佩、心怀感恩,同时也心之向往。
江西好人植根沃土。事实证明,江西好人不是昙花一现,因为在具有红色基因传承的这片红土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4600万江西儿女心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江西好人的共同特质。从深层次来看,这得益于近年来我省不遗余力地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一种“让有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在江西真正树立起来了。我省不仅设立“江西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奖励帮扶资金”,成立“江西省关爱好人基金”,还出台《江西省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等文件。仅去年一年,我省就帮扶奖励了近300名“江西好人”。这些实实在在的暖心举措让赣鄱全社会好人蔚然成风,让好人之花开遍全省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江西好人可学可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已有11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历年“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达746人,856人入选“江西好人”。这个庞大的群体,让我们意识到好人就生活在每个人身边,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好人中的一员。所以,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树立起争做好人的人生价值坐标,学榜样、学好人,把善良、奉献、热心、关爱等传统优秀品质释放出来,从小处着眼,从自己做起,尽力而为,将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变成日常习惯。也就是说,在自身所见所及的能力之中,一旦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绝不吝惜自己的仁心善举,努力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家国情怀的江西好人。
江西好人像一颗颗折射道德光辉的璀璨水晶耀眼夺目。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江西好人将会在心怀温暖,见善而行中汇聚起赣鄱善行的磅礴力量,为实现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培植更加丰厚的文明沃土!
文/王丽君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