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记者从萍乡市文明办获悉,刚刚建成的萍乡好人馆,已收录展示了近年来萍实大地上涌现出的龚全珍、肖玉玲、胡启初、江志兰、段华圣等600多位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省市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市民直观感受、直接浸染好人模范的崇高品质,唱响“小城大爱”的时代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起来,凝聚起了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形成了萍乡特有的典型“好人现象”。(6月28日中国江西网)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为全省各地打造新时代“好人之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道德标杆;一种社会风尚,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近年来,萍乡深耕好人土壤的厚度,努力传播好人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把打造“好人”品牌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建立好人选树评选、宣传推广、激励帮扶、礼遇好人的长效机制,使先进典型由“盆景”成为风景,形成了群星灿烂的典型群体,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截止今年5月,萍乡市有全国道德模范或提名奖获得者5人,江西省道德溪范16人,上榜“中国好人”58人,“江西好人”60人,全国、江西省美德少年各2人,“萍乡好人” 617人,萍乡美德少年300名。百万人口产生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数列全省前茅。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在萍乡蔚然成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萍乡这座“好人之城”因此广受关注,备受称赞。
这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人们对好人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从善如流的追求。做好人,是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追求。它源于中国传统道德,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笔者以为,这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人要持之以恒地向善、做好事;二是整个社会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向善、做好事。在萍乡这座“好人之城”,就有很浓厚的使人向善、做好事的氛围,换言之,就是好人文化盛行。在这里,从不忘初心的老阿姨龚全珍,到“乡村判官”杨斌圣;从“中国保尔”胡启初,到“舍己救人小英雄”肖玉玲;从中国首个雷锋文化博物馆,到20多万注册志愿者……萍乡这座江南小城,正因崇德向善的“好人文化”而凝聚起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形成了萍乡特有的典型“萍乡好人现象”。在泰和县,当地打造的好人广场成了广大市民齐学好人争做好人的无声传习所。
打造好人之城,是一种集体的有意识,是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彰显的是规模效应、生态效应。从实践来看,萍乡打造好人之城,正是着眼于全面提升市民素质,营造城市的软实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市民幸福指数。难怪这里很多市民都感叹:“以前总觉得这些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其实好人就在我们身边。”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核心价值的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盏思想道德的明灯。一群好人和模范,传递世间温暖,点亮文明新风,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美好。“好人之城”铸就了萍乡的“好人文化”和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使得这座素有“工运摇篮、小城大爱”美称的萍乡,逐步成为江西的一张新名片。我们期待,红土地上会有越来越多的这样“好人之城”!
文/梁生斌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