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夜,手捧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的《红色家书》,我细心品读、掩卷沉思,不禁心潮澎湃,心绪难平。这是革命先烈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用生命书写下的传奇经典,既承载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又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大德,更展现了一个个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对共产主义至死不渝的信仰。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革命先辈事业的继任者,唯有把对先烈的全部敬仰之情,灌注到复兴伟业上去才能真正告慰无数英烈的在天之灵,也唯有代代传递好革命先烈心系群众、忠厚继世、勤勉务实的优良家风,才能不负先烈们“继我志”的殷殷嘱托。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先烈之遗志。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正是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年仅24岁的毛泽建烈士在临刑前喊出了“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的声声怨愤;年仅25岁的王孝锡烈士在革命途中发出了“一腔热血要洒遍地球西东”的铮铮誓言;年仅21岁的邓中谦烈士在囚笼里写下了“杀不尽头颅流不尽鲜血”的狱中绝笔。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无数先烈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他们敢于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身殉道的最大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早已告别了烽火狼烟的战争年代,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毋庸讳言,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行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必然会与革命战争时期一样,遇到各种艰难险阻、遭受各种风险挑战。烈士英魂犹在,榜样从未远去。《红色家书》就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前行路上的精神养料,也是指引我们为革命先辈未竟事业——人类解放事业,艰辛探索、接力奋斗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
要不负嘱托、忠诚履职,扬先烈之大德。“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忠诚于党就是最大的德行。如果没有忠诚谈何为党分忧;如果没有绝对的忠诚,又谈何为党尽责。正基于此,邹子侃烈士面对敌人的诱惑“宁死也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刘邵南烈士铡刀下也要高唱“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杀死我一个,革命杀不绝”;杨匏安烈士尽管贫寒依然坚守革命的气节“死可以,变节是不能的”。他们,有的出身名门坐拥享不尽的财富,有的做过国民党高官有享不尽的荣华,但为了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他们甘愿受穷挨饿地跟着中国共产党干革命。因为,他们内心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解放中国。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虽然无数的共产党人倒下了,但千百万的中国人民却从此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新时代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履职、奋勇前进,才不负先烈们喊出的“继续我的光荣的革命事业”的声声嘱托,才不负先烈们“继我志呵,继我志呵”的谆谆教诲。
要不驰空想、勤勉务实,兴今人之伟业。勤奋是成功之本,实干是成事之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奋务实的民族,并始终将勤奋、务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传承至今。越是在危难之时,勤奋、务实的精神品质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就越淋漓尽致。在革命战争时期,杜永瘦烈士在就义前给妻子裴韵文的遗书中写道:“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在临刑前发自肺腑的呐喊,也是无数共产党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再次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大干苦干加巧干”的热潮。事实证明,革命解放事业的成功是干出来的,四十周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干出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当前,我们要在革命先烈铺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我们以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激情和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攻坚战”一线,努力践行“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
时移世易,9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但是,革命先辈奋斗过的足迹却依稀可见,《红色家书》蕴藏着的家国情怀、初心使命、高尚情操依然催人奋进,是我们最珍贵的革命遗产。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