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
6号上午,在江西南昌一住宅小区里,四楼的一户人家整个阳台突然掉了下来,好在阳台上没有人,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掉下来的阳台砸到了楼下的一台空调和一辆私家车。(10月8日央视网)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四楼阳台整体掉落,仅砸伤了汽车和空调,并无人员伤亡。但在庆幸之余,我们更该感到惶恐。依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可以想象,还有多少不安全的旧阳台高悬在我们头上!此次阳台坠落时,装修工人恰巧离开,但下次呢?恐怕不会一直这么幸运。可见,整治老旧小区阳台掉落问题,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该如何化解这么多的老旧小区阳台掉落风险呢?
首先,开发商要扛起安全责任。据装修工人反映:“阳台底边没有承重梁,开发商当时建设时阳台两侧缺少承重梁,只是一个平面。加上房子年代久远,才导致阳台掉落。”这让人不寒而栗。很多家庭都把阳台当成是“储物台”,但储放重物的地方居然没有承重梁,能安全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章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可见,开发商有义务扛起这份安全责任。
其次,业主和物业要扛起维护责任。尽管目前不能证明,阳台掉落与居民加装铝合金支架有直接关系。但建筑工人在上面施工(可能还带着机械),难免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加速阳台的坠落。事实上这绝不是个案,因业主私自改装造成楼房阳台坠落的案例,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发生。而要化解这些阳台的坠落风险,就需要业主扛起维护责任,谨慎装修、不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同时物业公司也要适时巡查,及时制止业主的不安全改装。
再者,政府部门要扛起监督责任。维护公众生命财产,排除老旧楼房的安全风险是住建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江西早就出台相关政策。比如2015年8月,江西省住建厅就下发了文件,要求抓紧整治排查江西老楼危楼的安全隐患,全面细致地开展老楼危楼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房屋排查工作全覆盖。但遗憾的是,老楼危楼安全隐患排查,并未完全筛除旧小区阳台掉落风险。这里面当然有居民擅自施工的客观原因,但相关部门排查不细、不严的因素也不能忽略。因此,排除老旧小区阳台掉落风险,住建部门更要扛起监督责任,认真排查隐患,厘清原因并找到相关责任人,将风险化为无形!
事实上不止是阳台,老旧小区的外墙、门窗、玻璃都隐含着非常大的安全风险。而要化解这些风险,就需要开发商、居民、政府部门都扛起自己的责任。唯有每一方都完成自己的责任,我们在老旧小区行走的时候才不会“步步惊心”。
文/秋水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