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元鹏
2015新学年第一周,天津大学学生拿到手的选课手册上,赫然列着一门《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开课单位是校团委,两个学分,将于寒假过后的下学期开课,累计32个学时。对此,有学生网上表示“醉了”,有已毕业的校友感慨“我上学的时候怎么没赶上好时候”。(9月21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开设“恋爱课”,开得确实是个时候。这有着环境因素。恋爱原本是青春男女的一种本能,可是我们蓦然回首却发现很多人进化掉了恋爱功能。剩男剩女出现了,家长焦虑,亲人担心,就连自己也火急火燎。大学开设“恋爱课”,可以让一部分人掌握恋爱技巧,或许就可以纾解剩男剩女现象。但是,美好的恋爱不应该有固有模式。当大学生的恋爱技术是统一传授的时候,恋爱会否和城市建筑一样,也千篇一律?
恋爱的形式原本应该是不同的。问问过来人,你就会发现,那些昔日美好的恋情都有着不同的经历。有的人会因为一个眼神爱上对方;有的人会因为一句话语爱上对方;有的人会因为一次邂逅爱上对方;有的人会因为一次偶遇爱上对方。能够相爱的人,未必就是“同桌的你”,或许是天涯海角的爱恋。我们读过很多爱情的美文,可以说,每一篇描述爱情的文章,都有着不同的美好,我们在这些爱情经历中,感受的是爱情的不同色彩。这样的爱情才是发于心,止于情的。
当恋爱技术是老师传授而来的时候,这样的爱情还美好吗?这样的爱情还是不是爱情?可想而知的是,这样的爱情也就会是千篇一律的。相遇的桥段是精心设计的,诉说的话语是精心设计的,就连递纸条、发信件的程序也是设计好的,如此爱情何谈美好?
最为关键的是,当所有人都掌握了恋爱技术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了“爱情陷阱”的意思?我们还不得不防范的是,有人利用所谓的恋爱技术去做不好的事情。比如说有心怀不轨的人,想玩弄女性,这个时候或许就会借助恋爱技术,设计一个个“爱情陷阱”。恋爱技术或许就成了花言巧语的欺骗,掌握恋爱技术的人或许就成了让人们不耻的“爱情骗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天津大学开设的是“恋爱理论与实践”课程。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理论还要会实践。掌握恋爱技术的学生,必然就有了实践的热情。这个时候到哪里去实践?暂且不说这种实践会否影响学业。即使不会影响学业,在大学校园,当学生都为了实践而恋爱的时候,这是爱情吗?
恋爱不仅是技术活。眼下,人们之所以成为剩男剩女,原因在于匆匆忙忙的时代没有了恋爱的时间;灯红酒绿的时代人们期盼“坐在宝马车里哭”。当恋爱的环境发生了变异的时候,爱情已经被物质化了。其实,不是大家不会恋爱了,而是爱情与物质有着太多的牵绊。
大学“恋爱课”,让爱情成了一场戏,当男女主角都用设计的桥段去填补爱情的时候,千篇一律的爱情也就索然无味了。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