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风
前两年,“我爸是李刚”火遍了大江南北,而最近山东德州市临邑县公安局的民警在出警时,又碰见一奇葩市民,冲着执行公务的交警大喊“我儿子是国防生,怕你啊”。(8月29日齐鲁网)
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某些社会不良现象是心知肚明的。可能因其普遍性,更可能这已经成了无法抗拒,无法摆脱的潜规则,反而因觉得无从说起而“拉倒”了。但当有人将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社会潜规则,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毫无遮掩的表达一语道破时,人们也会表现出一种惊讶状,比如,前两年的“我爸是李刚”,如今的“我儿子是国防生”。
难道说“我爸是李刚”是一句废话?或者是吓唬人的大话?谁都知道,在现实中,有一个在区分局当公安局当副局长的老爸,这小子要是犯了事,处理的结果会和有一个在乡下务农的父亲的儿子一样么?只可惜这小子把特权意识当成了明规则,把事情弄僵了。舆论也正好抓住了这个“短小精悍”的把柄,省得长篇大论去论证一种背离法治的社会积弊。其实,有些事情也就是有没有被说穿而已。否则,怎么会有“说不得穿”的“透彻”?
因此,何必对“我儿子是国防生”大惊小怪?这倒不是“国防生”并非什么厉害的角色,而是有勇气大喊“我儿子是国防生”,其中的“急中生智”,与“我爸是李刚”是一样的,都是把事实上可能起到作用的一张“王牌”,提早甩了出来。尽管“我儿子是国防生”这张“王牌”也没有什么分量,但在特权意识下,至少比“我儿子是农民工”响亮一点吧?“正规军”可以扛“机关枪”,“游击队”怎么就不能扛“红缨枪”?多少也是有“杀伤力”的。
人们把“我爸是李刚”称作“坑爹”,并以此类推“我儿子是国防生”是在“坑儿子”,虽然后者未必见得,但都是意味深长的。如果没有某种社会潜规则作注解,“我爸是李刚”或“我儿子是国防生”,最多只是虚张声势,而当“我爸是李刚”确实把他爹坑了时,似乎对某些腐败现象的惩处,也就缺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罢了。
如果说交通肇事抬出个公安系统的爹,说起来还算对口,那么,抗拒交警检查拿就读国防生的儿子来示威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然而,就是这种看似“远水救不了近火”的生拉硬扯,才说明特权意识的“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不少人不是活在规则中,而是以特权意识代替应有的权利意识;以拥有或依附的权力大小,衡量个人权利的大小,决定遵守规则的程度。这些社会现象,其实一直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才有了“我爸是李刚”的盛气凌人,以及“我儿子是国防生”理直气壮。
如此说来,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对这些“豪言壮语”大惊小怪?他们无非是把某些早已司空见惯的社会潜规则,在情急之下直言相告而已。而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把有背景说成无背景,把肇事者说成“临时工”的避重就轻。怕就怕没被“坑”的“爹”,原本就不是什么“好爹”。而在“我儿子是国防生”的“昏招”中,虽然不存在“坑儿子”的必然,但已经把社会层面对特权意识的迎合,对潜规则的参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