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六合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一年多来,上海市教委通过多项举措,推动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俗称“零起点”“等第制”)后,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初,市教委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172所执行政策较弱的小学进行跟踪问卷调查,数据表明,41.88%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8月24日 人民网)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给小学生减负问题已经喊了多年,但收效不大,“减负—反弹—再减负”怪圈不断上演。一年多来,上海市教委通过多项举措贯彻执行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让超40%无书面回家作业,减负就要从小学无书面回家作业开始。
我们的小学不仅天天有书面回家作业,而且一年级小学生的书包竟有10斤重(2014年10月30日《华西都市报》),其负担可想而知。究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引起,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都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就是没有考虑让孩子健康成长。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指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积极采取举措落实这些要求,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而且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学生睡眠时间就会充足,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好。小学无书面回家作业就是真心的让孩子学业减负,改善孩子生活品质,让他们享受童年生活的愉悦,拥有一个的快乐童年,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
减负就从小学无书面回家作业开始。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