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明
今年6月初,山东省聊城市盛大华天集团了解到河北景县有个孤儿院—中华蓝天儿童村,随后,该集团成立了爱心基金,还举行了募捐活动。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孤儿院的21名孤儿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其余的孩子都是该孤儿院以每人500元的报酬雇来的假孤儿。(7月2日 中新网)
对于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来说,孤儿院无非是他们最好的寄居所,和同龄孩子相比,他们显然是不幸的、可怜的,孤儿院对他们的收留、照看和关爱既是给他们凄惨童年的一丝温暖,也是对他们幼小心灵的一份宽慰。可以说,孤儿院作为一个神圣、崇高的象征,一直以来都广受民众的赞许与敬重。
但景县孤儿院雇佣“假孤儿”骗取募捐基金则让原本高尚的机构“变了味儿”,这不仅是在滥用人们对孤儿的同情心,也是在亵渎孤儿院的社会形象,直接体现了孤儿院有关负责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丑陋行径。长此以往,会导致人们对孤儿心存芥蒂,对孤儿院失去信心,甚至对社会良心持有疑虑。
事件看似触目惊心,但归根到底还是受利欲的驱使,而这恰恰是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最直观的体现。除此之外,有关部门的监管问题也暴露无疑,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利欲熏心,与孤儿院有关负责人之间达成金钱交易也是“假孤儿”事件发生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抓住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已然刻不容缓。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负起责任,严查孤儿院中不规范经营、不正当牟利现象,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同时要加大对孤儿院负责人、工作人员的教育和问责,使其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赚昧心之财。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作为这些“假孤儿”的父母,关爱孩子才是应尽的职责,决不能为一时之利将孩子作为交易的筹码、招财的工具,否则不仅会坑了孩子,更会害了自己。
孤儿身世悲凉、欠缺人情关怀,更应得到社会更多的帮助和世人更多的温暖。让父母健在孩子冒充“假孤儿”骗钱,实在是重创民众情感、痛伤社会良心,只有监管与教育并举、惩罚与引导同步,才能让“假孤儿”事件销声匿迹,让孤儿院成为孤儿们健康的成长乐园。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