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溪边小琼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清明节,我们更加怀念70年前,那些用血肉之躯,抗击侵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挥洒热血的英雄。(4月2日北京日报)
又到一年清明时,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有着怀念先辈传统习俗和美德的中华民族通过扫墓、祭祖等形式,表达对先人的“思时之敬”,以缅怀前辈、凝炼精神、激励生者。在慎终追远,缅怀先人进香燃烛之时,莫忘了70年前为抗日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们。铭记他们为了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抵御外敌入侵,用生命和鲜血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也告诉他们70年后的今天,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逐渐在世界上崛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已经为期不远。
7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我们今天祭英烈,不仅是对英烈的尊敬,同样是展现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在牺牲的抗日英雄烈士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没有载入历史史册,更谈不上墓碑上有他们的名字,也许我们从来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但我们知道,他们都是为了不当亡国奴的同一个理想,把日本鬼子早日赶出中国的同一个希望,才拿起枪杆抛家舍业,离妻别子最后奉献自己的生命。
但社会上的一些人,清明节里只忙着为自己祖辈上坟点香,很少有人会想到为英烈纪念碑点上一柱香,很少有人会想到为那些牺牲的抗日英烈纪念碑点上一柱香,就连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在清明时节,热衷公祭历史名人,而对英烈纪念碑却弃置一边,这多少不让人感叹不已。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些长眠于地下的先烈们看到我们这些子孙吝啬的在清明时节连一柱香也不给点,会不会骂我们太没良心,如此不孝。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岁月流逝,曾经的灾难渐行渐远;年轮更迭,曾经的硝烟渐渐消散。但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抗日战争,被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伤痛、悲惨、哀怨,更有抗争、胜利、尊严.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我们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千家万户上坟去,莫忘香火祭英烈。在这个清明节里,我们要摆上鲜花,焚香点烛,向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和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战斗和献身的先烈致敬!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